石器时代金属装备全攻略,那么多人开挖运河用的是什么工具?
金属制品:不要说现代的各式各样合金啥的,就是铁,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,都不是啥便宜货。。。
古代挖运河用软质土直接开挖,硬质土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反复加热与降温处理。
历史上有两个大一统王朝很短暂,一个是晋朝,后人评价不高;另一个就是隋朝,但隋朝历史虽短,但名声却很好,只是隋炀帝被唐朝丑化严重了。应该说没有隋朝基础,便没有唐朝立国后的繁荣。
用于测量视距内的角度测量工具我国最早可以上述到宋代“水平”、“望尺”等记录,但后来失传。海拔的概念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见的是郭守敬,但仅仅也只是概念,并非严格的工程学方法。典型三角测距所需要的经纬仪和三角函数,在欧洲要到17世纪末期才成熟;现代地图的等高线法要到18世纪末,才由英国数学家查尔斯·赫顿发明,在地图测绘行业推广要到19世纪初;而海拔和大地水准面的提出还要更晚。
但是修运河其实不太需要严格的测量,只要没有下游干流涨水倒灌,水始终是向低处流的,倒比降的运河是修不出来的。所以影响比较的大的是比降和水源的水量,如果水量小而比降大,运河当中存不住水,很难实现运河的效能。
至于京杭大运河的修建问题,要注意隋唐时期的大运河的走向和今天的大运河有很大不同,大致上只有古淮河(今洪泽湖)以南段是一致的,今天洪泽湖向北的大运河则是明清运河。而大运河的南段,大多是地势低平的水网地区,并没有什么起伏,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成型。
隋唐大运河北段,大致以黄河为水源,自两翼向南引通济渠(汴渠)入淮,向北开永济渠引沁水向海河流域(大致走向相当于今卫河—子牙河方向)。通济渠至前身可上述至鸿沟,是战国时期引黄灌溉沟通黄淮水系的产物;永济渠则是曹魏时期白沟、平虏渠两项海河水系运河南延形成的。个人认为,如果考虑到黄河地势较高相当于海河、淮河分水岭的特点,这两部分工程的最早起源都应当和黄淮海平原上黄河、海河历史泛滥故道有一定关联,并不需要太严格的测量技术确定高差。
由于黄河泥沙影响北宋时期汴渠渐渐淤积,从南宋黄河夺淮起,大运河淮河以北除卫运河之外渐废,元开通惠河,明清重修鲁运河和北运河。其中鲁运河北段地势较高水源不足,最后修戴村坝引汶水解决。戴村坝的修建关键是靠当地农人白英老人的建议,可以说并非系统的工程学传承。而比较戴村坝和灵渠大小天平的思路,两者除了工程规模差距外,并没有什么质的飞跃,这就是古人的不足所在了。历史四要素史实?
历史四要素:气候,地理,技术和人口。决定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命运的几大因素。从长远看是气候,再其次是地理,第三是技术,第四是人口。然而当代人的最大错误是,以为意识形态可以决定历史和国家命运。
气候和地理是不可变的,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思维习惯,是由气候和地理决定的。气候和地理形成了民族文化。技术进步是人类发展的关键因素,从石器,到金属,再到现代科技,是技术在推动着人类进步。中国的每一次民族灾难,都是因人口大幅增加后,粮食不够吃,国家变穷而发生的。当人口太多,而又发生干旱时,中国便会出现内乱,内乱必然导致分裂。分裂必然导致有人借游牧民族助战,结果均是引狼入室。
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,世界历史上的大事件,多是由以上四大要素决定的。气候和地理是形成民族个性的根本因素,但它又是不可变的。因此,影响历史进程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和人口。
铁和铝在地球上同样是储量丰富?
很简单,生产工艺和成本的差异,决定了铝和铁售价的高低。
先说铁。人类利用铁的历史不算太长,工具材料发展历史分别是石器时代,铜器时代,青铜时代,铁器时代。铁的熔点比铜高,而且不如铜那样耐氧化。
自然界中的铁矿很多,许多地方都有裸露的赤铁矿,其实古人早就发现了赤铁矿,在五六千年的古人类,利用赤铁矿碾做粉末,用来当做紅颜料,在岩石上画画。
但是直到掌握了更高级的燃料,才能够融化赤铁矿,进而打造铁器。比如我国,春秋战国时期,秦朝时期还是使用青铜器,到了汉朝,才大规模应用铁器。著名的汉朝环首刀,就是一种铁刀。
汉朝环首刀
而蜀国丞相诸葛亮,曾经给当时的铸造大师蒲元下了一笔大订单,一次就给蜀军打造了三千把铁刀。可见,大规模开采,冶炼铁,制造铁器,在当时已经成风。
进入工业时代,钢铁的大规模生产,更是成为工业时代的标志。钢铁可以做枪炮,可以做桥梁,可以做铁道,可以做火车,可以做建筑,可以做机器,简直是万能材料。
以英国铁路发展为例,1825年火车诞生,随后到1890年,英国建成了全国铁路网,铁路总长度达到32000公里,需要的铁,是一个了不得的大数字。
早期火车
而钢铁的冶炼,也从古代的小规模生产,进展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时代。高炉炼铁工艺出现,机械鼓风技术出现,焦炭代替木炭成为冶炼主要燃料,转炉炼钢工艺也开始出现。
铁矿石,石灰石,焦炭这些扔进高炉,然后焦炭燃烧产生热量,石灰石成为助溶剂,鼓入大量空气帮助焦炭燃烧,然后炽热的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,被焦炭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还原成铁水,铁水下降到高炉底部,定时放出,就得到了生铁。
高炉炼铁示意图所以,炼铁工业,原料是铁矿石,石灰石,i焦炭,空气,水这些。主要消耗就是前三样,投入是修筑一座高炉。
找了一下炼铁工业的数据,生产一吨生铁,需要投入1.5到2吨的铁矿石,0.4到0.6吨的焦炭,0.2到0.4吨的溶剂(石灰石等)。而铁矿石和焦炭的成本,占炼铁成本的百分之九十。
而最新的原料价格(20220720),铁精粉670元每吨,铁矿石640元每吨,焦炭价格2660元每吨,你算算,钢铁每吨市场价格,也就是4000元左右。
如今我们的钢产量,已经是严重过剩,不是有个梗,叫做钢铁产量,中国第一,河北第二,唐山第三嘛。
再说铝工业。铝在地壳中的含量非常高,高居第三元素,前几位依次是氧,硅,铝,铁,钙,钠,钾,镁。
你只要随便抓把土,里面就有许多铝元素,而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,主要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。
所以,自然界中,是不存在单质铝的,统统是铝的各种氧化物,各种铝盐。这点和铁不一样。自然界中是存在单质铁的,比如陨铁。
所以,怎样用氧化铝制取纯铝?这个问题非常难。
粉末状的纯氧化铝
直到1825年,丹麦人奥斯特利用钾汞齐还原无水氧化铝,才制得了几毫克的纯铝,用显微镜观察,发现其颜色和锡差不多。
直到1825年,丹麦人奥斯特利用钾汞齐还原无水氧化铝,才制得了几毫克的纯铝,用显微镜观察,发现其颜色和锡差不多。
1854年,法国人戴维尔利用钠代替钾,还原naalcl4这种络合盐,才达到工业化制取金属铝的水平,随后建设金属铝厂。
不过,这种工艺,决定了制取的铝价格很高。想想,原料钠的价格就很高了,更何况铝?所以,那时候铝是最宝贵的金属,价格非常昂贵,超过黄金。法国皇帝有一套铝餐具,只用来招待最尊贵的客人,档次低一点的客人,才用金银餐具。
所以,当时铝的尊贵,超乎现代人的想象。三十年时间,全世界利用这种办法,一共生产出了200吨纯铝,200吨啊,等于如今的三个火车皮的运载量。
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十年,到了1886年,美国的霍尔,法国的埃鲁特几乎同时发明了把冰晶石和氧化铝加热融化,然后电解制取纯铝的工艺。
原来,氧化铝的熔点非常高,是2054摄氏度,直接电解融化的氧化铝,是不太可能的,因为你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来做容器和电极。而霍尔等人发现,把冰晶石加入氧化铝然后加热,熔点就会降低到940度到980度之间,再进行电解就很容易了。
电解铝原理图随后,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电解铝工厂。自此,宣告人类进入了轰轰烈烈的铝制造时代。到了1956年,铝的产量超过铜,成为有色金属产量第一位,仅次于钢铁产量。
新中国电解铝的起步是抚顺电解铝厂,1954年10月出了第一包铝液。然后,我们就开始了造造造模式,到了现在,我国的电解铝产能占据了全世界电解铝产能的半壁江山。
电解铝产业,消耗的原料有冰晶石,氧化铝,碳电解槽和阳极等等,当然,最主要的是电能,电解出一吨铝,需要消耗14000度电!所以,电解铝厂,都是耗电大户,电厂的vip。
然后,生产一顿铝,需要小两吨氧化铝,14000度电,阳极大约0.64吨,还有其他一些原料消耗,加上人工成本,财务成本,按照电费三毛八计算,最新的电解铝成本在15000元 ,现价17000 。如果电费是五毛多,那可能就要赔钱了。
这个产业的利润,高度依赖于电费的高低。铝厂要赚钱,就要搞自备电厂,这样铝电联合,自发电自用电,才能把成本压下来。依靠买电网的电来做电解铝,那是需要多听听勇气这首歌的。
电解铝厂所以你看,电解铝厂的建造选址,都要在附近有水电站的地方,水电便宜啊。万一没有水电站,那就干脆自己修建一个电厂。
好了,就写到这里吧。
文字原创,配图来自公共网络,侵删。
人类从矿物提取的第一个金属物质?
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,在新石器时代晚期,人类最先使用的金属就是“红铜”(即“纯铜”)。红铜起初多来源于天然铜。在石器作为主要工具的时代,人们在拣取石器材料时,偶尔会遇到天然铜。当人们有了长期用火,特别是制陶的丰富经验后,为铜的冶铸准备了必要的条件。人类对铜的使用并非是从青铜而是从纯铜开始的。考古学家在伊拉克北部被发掘的铜珠超过了1万年,据推测是由自然铜制造,在伊朗西部的一些地区发现了大约公元前7000年前使用的小型铜器件,如小针、小珠和小锥等等。在西亚地区,铜矿石裸于地表,伊朗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阿拉伯板块之间,晚侏罗世-早第三纪成矿期是伊朗的有色金属成矿期。伊朗中东部地区铜矿以斑岩型为主,矿区地表分布氧化铜、铜蓝、孔雀石,人类将铜蓝、孔雀石铜矿石这些矿石在空气中焙烧后形成氧化铜cuo,再与木炭放在一起烧,达到熔点 1357.77k(1083.4℃)时被还原出红铜析出来冷却成块。这是目前历史记载最早可追朔的冶铜技术初形推定并可验证,当人类后期进入青铜器时代才学会使用钳锅浇铸。
有哪些穿越古代带着科技征服世界的小说?
临高启明
石皮革圭是什么?
是石斧。
圭的祖型其实是源于原始时代的石斧。石斧是古人最重要的生产工具和狩猎武器,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生过非常大的作用。石器时代结束,金属工具得以大量使用,人们仍以留恋和崇拜的心理来看待先祖的遗物。
koziwa氮化纯铁什么原理?
是热处理原理。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,通过加热、保温和冷却的手段,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。
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,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。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,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。
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,以及koziwa氮化纯铁也是热处理原理。
倪培坚的岩画是怎么画的?
岩画,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原始记录方式。是以石器、金属器、矿物质原料为工具,用简洁、粗犷、原始的刻画手法,描绘、记录下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。倪培坚先生的岩画是以岩石为画案,用水墨形式,兼工带写,大泼彩,在大自然中露天作画,好多作品都是在无人区的环境地带完成的。岩画作为画的鼻祖,发展到今天,还是以国画的基础来画。岩画的材料多样,丰富。可以是沙子,植物,织物等。岩画的基本画法一。用中国画手法来话。首先造型上简单概括,需要有古朴稚拙的趣味,同时要有视觉冲击力。其次,纸张可以用宣纸、皮纸、卡纸、箱包纸。画笔可以是树枝、毛笔、刮刀(画油画)的等等,只要有助于去表现对象呈现出想要的肌理效果。颜料。中国画的颜料分矿物色和植物色,岩画多用矿物色,其具有覆盖性。先用基础色铺了底色,再用其他色覆盖,搭配的色彩有的地方可以相互渗透融合,而有的地方需要覆盖不渗透。到最后的时候用硬质的东西刮去表面色彩,露出底板色,形成具有刻石痕迹一样的图案。其他材料的画法。在岩石上画。用尖锐的凿子去直接刻上图案,在用植物的皮、叶子、布等不同色彩的东西去衬出来,最后涂上透明的胶液固定。在墙上画。先在墙上涂好黄土,或者其他色的。加入胶调稀均匀的摸在墙上,然后涂上油彩、油漆或者其他色调的东西。再画上图案,表现出远古的场景,有了古拙的意味后,再作细节上的修改,只到满意为止。最后还是要喷涂定画液,保持不掉块掉色。
世界上第一块钢铁?
世界上最早的冶炼出来的金属应该是铜吧,其实很简单。
人们最早用的是石器,后来发现了铜矿石,铜矿石很好找,有铜矿的山上会有一种特殊的花,我忘了是什么花了。
拿这些矿石直接用柴烧,因为柴火的温度比较低,所以矿石里的铜就融化为液体铜了,然后浇注到模具里,就成了金属铜。
后来铁也是同样的道理,铁的熔点比铜高,所以必须用风箱,用煤矿来提高火焰温度才能融化,然后再锻打。
金属时代是什么时候出现的?
在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后,出现了金属的时代。其年代,在东方大约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,在西方则为公元前2000年左右。最初出现的金属是青铜器,后来发展为铁器。